头条
    2020法律文化基层“空中”行主题活动“走进”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20-04-23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法制宣教中心    浏览量:
    "

    近日,2020法律文化基层“空中”行——访前沿、走一线、进社区主题活动“走进”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武夜平就辖区疫情防控、诉讼服务、审判执行与复工复产等问题,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安海涛,海拉尔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李鑫进行了对话交流。

    武夜平:疫情防控期间,你院如何在保证审判业务不放松的同时协助辖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安海涛(副院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接收、统计、汇总、上报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和本院干警的疫情防控排查等工作。认真编写《海拉尔区法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成立以院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10个“党员突击队”,共计105人,分别值守辖区胜利街道办事处10个小区,并为10个疫情防控站点配备公务车辆10辆、医用口罩、手套、桌椅、开水壶、消毒设备等硬件设施,每天定时到疫情防控站点派送所需宣传资料、日常给养等各种物资,保障疫情防控执勤干警全天候值守工作;依托官方媒体平台,积极推送疫情防控情况和科学防控信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发动全体干警广泛宣传、转发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疫情的防护知识,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到正面舆情引导,通过思想教育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探索网络庭审模式,破解疫情期间法院审判难题,保障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武夜平: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你院如何开展 “线上”与“线下”诉讼服务的?

    李鑫(立案庭长):疫情防控期间,我院根据上级法院的安排部署,暂时关闭实体诉讼服务中心,将立案、诉前调解等功能转移至“线上”运行。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活动的指引》。对上网不便的,开放了邮寄立案服务并公布了专人负责的咨询电话。全面畅通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内蒙古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及“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等多元化诉讼服务,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操作指南。我院诉讼服务中心每天设专人负责电话接待、联系法官和网上立案审核答复工作。2月3日至4月9日,海拉尔区法院共接受网上立案申请527件,网上开庭44件、电子送达各类文书1302份,电话接线1391人次,跨域立案2件。

    3月30日,我院“线下”诉讼服务中心恢复开放,由安检中心对当事人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进行登记;诉讼服务中心每个窗口每次限接待一人,其他当事人由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员分流引导在导诉台前休息区域等候。定期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对回收的当事人书写的笔等接触过的物品,在下班后进行集中消毒。诉讼服务中心恢复开放以来,共接待当事人537人次,现场立案273件,社会反映良好

    武夜平: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审判执行工作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你院如何确保案件审判执行工作高效高质?

    安海涛(副院长):我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采用信息化手段确保审判执行案件的有序推进,减少人员聚集频率,切实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云上法庭”、“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远程视频模式,实行“无接触”开庭审理,例如2月10日上午,我院速裁庭法官通过“云上法庭”系统,开庭审理了5起民事及刑事案件,平均每起案件用时不超过30分钟,疫情防控期间,我院通过互联网庭审案件44件;疫情期间,我院及时与中国农业银行海拉尔区支行签订网上支付合作协议,被执行人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扫码支付的方式,将执行案款支付到法院“一案一账户”。执行案件在立案受理后,在线上,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同时采取电话预约、电子送达、线上会议、线上约谈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及时的沟通,线上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在线下,我院执行局定期与房产、车辆、土地、保险等部门进行事前预约开展传统查控。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成效明显,最大限度地推进执行案件的办理进程。

    武夜平: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复,你院如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李鑫(立案庭长):我院依照自治区高院《关于依法保障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诉讼服务中心配足配齐窗口人员力量,实行“一窗实时咨询”,安排专人接听司法服务热线,解答涉企法律问题,搭建企业与员额法官的沟通桥梁; 诉讼服务中心依托“两个一站式”建设平台,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移动微法院”,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快审速裁、优先执行,切实避免增加企业诉累。对本地企业涉外地纠纷的,安排专人提供跨域立案指导。确保困难企业诉讼事项优先办、网上办、快速办,进一步保障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3月18日,我院速裁庭对一起当事人因疫情影响申请延迟开庭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利用“云上法庭”进行在线庭审并当庭宣判,半个小时内支持涉诉当事人快速追讨拖欠两年的货款及违约金。

     

     

     

    "

    近日,2020法律文化基层“空中”行——访前沿、走一线、进社区主题活动“走进”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武夜平就辖区疫情防控、诉讼服务、审判执行与复工复产等问题,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安海涛,海拉尔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李鑫进行了对话交流。

    武夜平:疫情防控期间,你院如何在保证审判业务不放松的同时协助辖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安海涛(副院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接收、统计、汇总、上报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和本院干警的疫情防控排查等工作。认真编写《海拉尔区法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成立以院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10个“党员突击队”,共计105人,分别值守辖区胜利街道办事处10个小区,并为10个疫情防控站点配备公务车辆10辆、医用口罩、手套、桌椅、开水壶、消毒设备等硬件设施,每天定时到疫情防控站点派送所需宣传资料、日常给养等各种物资,保障疫情防控执勤干警全天候值守工作;依托官方媒体平台,积极推送疫情防控情况和科学防控信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发动全体干警广泛宣传、转发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疫情的防护知识,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到正面舆情引导,通过思想教育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探索网络庭审模式,破解疫情期间法院审判难题,保障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武夜平: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你院如何开展 “线上”与“线下”诉讼服务的?

    李鑫(立案庭长):疫情防控期间,我院根据上级法院的安排部署,暂时关闭实体诉讼服务中心,将立案、诉前调解等功能转移至“线上”运行。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布《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活动的指引》。对上网不便的,开放了邮寄立案服务并公布了专人负责的咨询电话。全面畅通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内蒙古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及“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等多元化诉讼服务,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操作指南。我院诉讼服务中心每天设专人负责电话接待、联系法官和网上立案审核答复工作。2月3日至4月9日,海拉尔区法院共接受网上立案申请527件,网上开庭44件、电子送达各类文书1302份,电话接线1391人次,跨域立案2件。

    3月30日,我院“线下”诉讼服务中心恢复开放,由安检中心对当事人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进行登记;诉讼服务中心每个窗口每次限接待一人,其他当事人由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员分流引导在导诉台前休息区域等候。定期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毒,对回收的当事人书写的笔等接触过的物品,在下班后进行集中消毒。诉讼服务中心恢复开放以来,共接待当事人537人次,现场立案273件,社会反映良好

    武夜平: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审判执行工作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你院如何确保案件审判执行工作高效高质?

    安海涛(副院长):我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采用信息化手段确保审判执行案件的有序推进,减少人员聚集频率,切实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云上法庭”、“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远程视频模式,实行“无接触”开庭审理,例如2月10日上午,我院速裁庭法官通过“云上法庭”系统,开庭审理了5起民事及刑事案件,平均每起案件用时不超过30分钟,疫情防控期间,我院通过互联网庭审案件44件;疫情期间,我院及时与中国农业银行海拉尔区支行签订网上支付合作协议,被执行人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扫码支付的方式,将执行案款支付到法院“一案一账户”。执行案件在立案受理后,在线上,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同时采取电话预约、电子送达、线上会议、线上约谈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及时的沟通,线上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在线下,我院执行局定期与房产、车辆、土地、保险等部门进行事前预约开展传统查控。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成效明显,最大限度地推进执行案件的办理进程。

    武夜平: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复,你院如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李鑫(立案庭长):我院依照自治区高院《关于依法保障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诉讼服务中心配足配齐窗口人员力量,实行“一窗实时咨询”,安排专人接听司法服务热线,解答涉企法律问题,搭建企业与员额法官的沟通桥梁; 诉讼服务中心依托“两个一站式”建设平台,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移动微法院”,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快审速裁、优先执行,切实避免增加企业诉累。对本地企业涉外地纠纷的,安排专人提供跨域立案指导。确保困难企业诉讼事项优先办、网上办、快速办,进一步保障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3月18日,我院速裁庭对一起当事人因疫情影响申请延迟开庭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利用“云上法庭”进行在线庭审并当庭宣判,半个小时内支持涉诉当事人快速追讨拖欠两年的货款及违约金。

     

     

     



          版权所有、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与北二环交汇处向西400米路北 邮编:010051
      备案号:蒙ICP备2022002299号